顯示具有 工作的連嘶帶吼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工作的連嘶帶吼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專業」就是連麻瓜都聽得懂的話術

 『麻瓜(英語:Muggle),在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及電影中是泛指沒有任何魔法能力的人,也不是出生於魔法家庭的人。麻瓜也可以被描述為體內沒有任何魔法血統的人。』

Photo by Vitolda Klein on Unsplash

「你不是工程師,我很難跟你解釋這個」

「這個東西很難跟你解釋...」

「這個東西不好說,因為會用到一堆有的沒的技術,例如 X、Y、Z...技術...」

其實,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每個人所擅長的領域都不一樣,究竟要如何解釋一個原理給其他同事(朋友)聽呢?每個人的素養基礎都不同,拿手的絕活也各有千秋,若要讓人清楚的了解,我想,譬喻是一個好方式,但是要是雙方都了解的舉例。

試想,今天講一句話,就有兩三個聽不懂的術語冒出來,我想,對方也會不斷地頭上冒出三條線,想當然耳的,在溝通上就會非常吃力。

因此,在溝通上,要先假設對方在不理解的前提下,盡可能不使用技術術語,而是改用譬喻的方式來描述,或是用情境來表達,這樣才會比較容易讓對方了解其關係性。

例如是網頁標籤的解釋,如果是大家所常用的 Word編輯器來對應,比如大標題之於 h1、列表之於 li這樣的說明方式,就能讓人稍微理解網頁標籤的應用。

或者是,網路傳輸協定的問題,透過黑貓貨運過程或是公路車禍的描述來呈現,也比較容易讓人了解到底傳輸問題在哪裡。

簡單來說,如果要解釋原理時,就是透過兩者都知道的東西或是現實生活的共通點(比如:銀行付款、籃球規則、咖啡廳的動線、紅綠燈切換、悠遊卡付費...)來進行譬喻。

如果是你,喜歡用哪種方式來跟別人說呢?

如何開始未知的爬碼(Codes)人生

來自 PTT shter (飛梭之影)的經驗談,但不論是哪一種語言或系統,接手不熟悉專案時的基本起手式約都是:找系統「啟動點」、功能「呼叫點」、下手去「嘗試改」、用業務來「猜測邏輯」,最重要的,已經運行良好的系統,可千萬不要因為自以為是而改壞了!

Photo by Sigmund on Unsplash

將 shter (飛梭之影)的步驟整理如下,供日後埋下技術債的自己參考

  1. 掌握啟動前的入口:大部分程式語言都會有一個從作業系統下命令開始執行的進入點,可能會載入 config環境變數命令參數這些東西,要先清楚這些東西的配置意義是什麼
  2. 掌握啟動後的入口:如果是 Server或常駐程式,在執行階段就會有監聽行為。可能來自於 http API、socket、message hook、Redis subscribe ....要嘗試找到這些呼叫點的function,嘗試塞 log或 print出來,追蹤一些上下游關係,然後學習用工具打約定好的通訊格式測試,像 postman或去 redis丟 pub
  3. 嘗試動動手腳:掌握入口後,就知道哪邊會像大腦發出命令,而要讓程式將命令傳達到該去的地方。所以要先假定一個起點跟終點,比如 rabbitMQ 收到訊息經過邏輯運算會將結果存進 redis某個 key值,那就去追 function的資料流向以及中途被包裝成什麼樣的資料結構,最後又轉成什麼樣的字串存 redis
  4. 起身連續動作:獨立的資料處理都掌握的差不多後,接著就要看系統 state machine跟 life cycle結構的運作模型,自己去新增一些狀態、設計一些複雜的腳本看看程式運作的結果跟預期是否相同。配合前面三點,自己去修改 config丟不同參數、開發一個測試的入口,然後呼叫已知的 function卻在邏輯中判斷命令夾帶自定義的 config參數並達成某些狀態條件時要引導至自己另外寫的 function寫 log,這樣就有辦法介入原有程式並增加新功能
  5. 外部工具先學有用到的部分:例如 redis 寫資料有很多命令,set, hset, rpush ..每個的用法和適合的場景不同,照理說科班教育會讓你全部學懂避免誤用才去實作。但你接手別人程式面對陌生工具時,其實是要反過來根據程式的資料結構去搞清楚這個指令的用法。先別浪費時間知道他們存在 redis 內有何差別,現階段要看的只是在程式內從介面定義讀回來的資料長什麼樣子。除非個人很有興趣(而且時間多),否則訓練自己在 code內看到對 redis 呼叫的指令能快速從文件中找到用法說明更重要
  6. 一知半解下的行車紀錄:到這階段差不多你就可以開發新需求,但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你覺得自己是在一知半解下做出新功能的。很多時候是從 try error發現一條可以正確執行完的路就走了,然後不知道狀態或資料變了會產生 side effect。別慌!在你不懂的地方加註解,給個編號,然後在自己的文件中寫上編號並紀錄起來。當 side effect 發生時,你有機會從文件中判斷可能與哪幾條有關,去 code搜尋註解所在檔案有助縮小判斷的範圍
  7. 不要改壞勝過不要怕改壞:有些人會說就是要放膽去改不要怕壞!從零開發是如此,因為那是自己寫的,掌握度高,又沒有曾經穩定運作的印象,壞就壞了再修就好。但今天是在很多東西沒摸熟不懂的情況下,接一個已架構好的系統,維持運作穩定才不會給自己找麻煩,老闆對你的新人印象才會好。一堆需求進來,先挑自己有把握的,並告訴 PM想先上但你會花超過預期時間的東西。大多專案管理者會同意先完成一個不起眼的功能,完勝引人注目卻花超久時間還搞不定的需求。在穩定中累積經驗也累積自信,再慢慢往可能改壞的功能開發
  8. 換輪胎:過一陣子可能突然發現好多新功能自己其實重複造了輪子,只是當初看不出來某個 function 跟你寫的目的相同。研究對方寫法,你會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時候你的思考邏輯會漸漸與原作者同化,突然開竅了,看懂很多東西了,這才是你可以開始不要怕改壞準備對模組重構或大展身手的階段。
看完你可能還會想要:

一分鐘快速掌握 Markdown

Markdown 已是非常普遍用來撰寫程式文件的語言,是一種輕量級標記式語言,重點讓編寫的可讀性提高

Markdown

Markdown的初衷是要讓使用者可以專注在文字內容,而不需要分心於格式轉換,當掌握好 Markdown的基本語法後,可以完全使用鍵盤上的所有按鈕來完成文章,甚至連滑鼠左右鍵都不需要觸碰。目前也有很多網站使用 Markdown來撰寫說明文件或是在論壇上發表文章與發送訊息,例如:GitHubWordPressSlackFB Messenger等等。

在速度就是王道的網路世界,務必與 Markdown共生,跟著我一起提高文章的產出速度吧!

你可能還有興趣:

列出資料夾內所有的檔案

原本覺得這個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動作,在一般行政工作上,怎會有這樣系統般的需求呢?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仔細了解、推敲一下,這樣的工作狀況其實還真不少。比如是:從過去舊有系統拿到員工照片,想比對名冊,看哪些新舊員工照片有遺缺,更單純的是,製作一份資料夾的清單,加備註檔案說明。

職場上,不論合理與否,遇上了總是要面對。

在 Windows上,要做這樣的動作很簡單,就是在該資料夾內容上

  1. 全選檔案 
  2. 按住 Shift鍵不放,再按下滑鼠右鍵
  3. 選擇「複製為路徑」

如此一來,資料夾內所有檔案路徑就會被複製下來。之後,就可以貼上 Excel欄位,再用取代的方式清除不必要的路徑,留下檔案名稱即可。

拒絕公式

我自己是一個不擅於拒絕別人的,婉拒他人都會讓我有罪惡感。另一方面,也會覺得「拒絕會容易產生摩擦,面對衝突實在很難!」

Unsplash:Coffee Image

今天看到來自書籍最高學以致用法的「拒絕公式」,希望透過公式,幫助自己降低罪惡感,避免衝突地拒絕對方。在這裡,拒絕公式指的是「道歉(感謝)+理由+拒絕+替代方法

舉例來說:假設今天下班前,被主管留下要求加班,或許可以試著這麼說:

『真的很抱歉(道歉),謝謝你如此肯定我,讓我有機會一展長才(感謝)

不過,今天我得接送孩子去補習班(理由),所以沒辦法留下來加班(拒絕)

看起來有點難度,但是我會在家先思考好做法,隔天應該可以在中午之前完成,這樣的話可以嗎?(替代方法)』

通過『道歉(感謝)+理由+拒絕+替代方法』這樣有一天也許會發現,練習拒絕並不壞。相反地,正因為有界限,別人才會覺得「我」值得被尊重。

你還可以進一步試著:

Google Meet視訊背景更換

隨著疫情的惡化,幾乎都是待在家裡。幸運的是,還是要正常上班(WFH)/上課。像我會因為工作需求,每週固定在家開會,若是開視訊的時候,房間整個亂七八糟(或是有不該出現的東西?!),真是蠻尷尬的!(雖然說我開視訊的機會不高)

のび太の部屋

不過,現在有很多視訊軟體都可以更換「虛擬背景」,稍微「調整」原本家裡的樣子。

比如是:知名的瑞典品牌 IKEA,它推出多款虛擬背景,提供各種住家空間情境(書櫃牆、鄉村風客廳、工業風書房)下載,用這樣的方式來無痛裝潢,也是一種小確幸呢!(每天住新家的意思?!)

除了 IKEA,其實像是吉卜力工作室迪士尼皮克斯寶可夢 Pokemon甚至是霍格華滋魔法學院等等各式各樣單位,都有虛擬背景圖可以下載,而我,則是最喜歡「哆啦A夢」那熟悉的大雄房間(のび太の部屋)。

在疫情穩定之前,快選一個喜歡的背景當作自己的家吧!(或是學學紙板工藝創作者 @kenpon_g自己做一個)

你還會需要了解:

不用再重複輸入!EXCEL「下拉式清單」

辦公室的業務一成不變,反覆又無趣的工作常常讓人暴怒,尤其是在憂鬱的藍色星期一。

Photo by Mika Baumeister on Unsplash

如果要製作一個 Excel表格,不讓人自由填入自己的資料,這種屬於「選項性質」的欄位(性別、血型、星座、年份、月份...等等制式固定文字),就可以使用 Excel的資料驗證功能。

製作成下拉式選單讓使用者以滑鼠點選,能節省打字時間,更能夠避免不小心「人為」打錯字。

步驟:

選取欲建立下拉選單的欄位➡️點選「資料驗證」 ➡️「儲存格內允許」點選「清單」➡️「來源」輸入選項內容。

你可能想要再多了解一點:

Slides Carnival專業簡報範本

簡報是工作的日常,要做一份簡報,除了要構思好內容,視覺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美感不是一、兩天就能練就,因此就要倚靠專業設計師 Jimena的高品質簡報範本

Photo by Product School on Unsplash

Jimena所提供的 Slides Carnival簡報範本可以點選最上方的分類來選擇類型,選好之後就直接點擊進入簡報下載頁面,重點是完全「免費」!

會特別介紹 Slides Carnival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除了精美巧思的設計外,它還涵蓋了「開場」、「大小標題」、「數字」、「文字」、「大小圖」與「圖表」等等完整版面。因此,選擇某一套範本來當做基底,就有二十張以上的完整版面可使用,不太需要重新設計。

透過完整的簡報素材,如此一來便大幅降低設計投影片的門檻,並且可以專注構思內容。(而且 Slides Carnival的範本同時支援 Google 簡報與 PowerPoint 使用!)

開發要滿足所有人?

 「你是設計師,要想辦法設計一個能受到所有人喜愛的產品啊!」

「妳是程式設計師,要做出能讓使用者滿意的XXX啊!」

Photo by HalGatewood.com on Unsplash

 「你的意思是,要我想辦法找出一位候選人,他能受到國民黨民進黨時代力量以及無黨籍各路人馬的支持,而且不會因為性別年齡外貌學歷家庭工作經歷成長背景等等各種因素被攻擊嗎?」

黑人問號.jpg + 我操你媽的台北!

FileZilla Server 移轉

在 Window盛行下,其實 FileZilla Server離我很遙遠。通常要不直接使用 Linux,要不就是採 Window內建的 IIS FTP服務,沒事不會找麻煩,讓自己多裝一套軟體。

這次配合內部的網域信賴關係專案,需要將原本老舊的 FileZilla Server 服務移轉到VM。原來的主機是 Windows server 2012R2,這次乾脆安裝一台新的 Windows server 2016升級一波。 

Photo by Mika Baumeister on Unsplash

FileZilla Server 的設定基本上都是用預設,只是帳號密碼的部分要留意,資料都是放在原安裝路徑的 FileZilla Server.xml(如 c:\program Files\FilZilla Server\FileZilla Server.xml,端看當時自己裝在哪個路徑)

安裝好新主機以及 FileZilla Server後,先停止服務,把上述的設定檔案覆蓋後,再將服務重新啟動,這樣帳號密碼就不用再重新設定。

你可能還想知道:

個人年度目標的訂立

過去以來,似乎是一直活在別人的影子下,沒有自我的目標與生涯計畫,持續下去幾年的結果,所造就的,人生像溫水煮青蛙般地逐漸地沈淪,不論是生活上或是工作上。

今年或許是屬馬低潮年,啥事情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只得巴望已是谷底,能夠從現在開始逐漸止跌回升。

Photo by Saulo Mohana on Unsplash
Photo by Saulo Mohana on Unsplash

年初時曾手滑購買了商業思維學院課程,過了一個月,本以為又是要把錢丟進水裡餵小魚,還好三月開始生活作息逐步規律且有小小的空檔時間能夠上課,心滿意足。(一年份課程有120個學習貝,一個都沒用到!)

利用空檔上了OTPR敏捷工作法的幾節課,希望能從「工作成就、生活紀律、生理/心理、財務、能力、人際、人生成就」等等人生目標,再次找到自我

Windows 10 初體驗

回想一下這資訊路走來,用過了不少系統。其中使用最久的 Windows系統,應是老古董 Windows 98、Windows XP以及目前的 Windows 7三大微軟王牌。

曾經嘗試過 Windows Vista一陣子,最終放棄使用,回歸到 Windows XP。 Windows 7使用四年半後,今年初半強迫地將工作機由 Windows 7直接重灌到 Windows 10。

Computer, Hands Desk

Windows 10使用上也差不多過了一個月,來稍稍分享一下體驗心得。

系統需求來說,Windows 10和 Windows 8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分別,最低限度都是 1GHz處理器、1GB的 RAM(64 位元版的話是 2GB)與 16GB的硬碟空間(64 位元版是 20GB),因此,用兩年前電腦再輔以 SSD的加持下,實際體驗效能與 Windows 7並沒有特別快或是慢。(這一兩年買的電腦,應該都能跑得動,大部份人應該也都能升級才是吧?)

而以 Windows 10環境來說,微軟稱 Windows 10是一個「全新,但熟悉」的環境,取用了 Windows 7 和 Windows 8 兩者的優點,對於 Windows 7直上的我來說,桌面模式操作上確實是「熟悉」而無違和!(但沒有使用 Continuum功能,沒有辦法評論平板模式。)

微軟還用新的多重虛擬桌面顯示,這個功能與 Mac OS X上的 Mission Control實在太過致敬接近(因為還加入了多個桌面的功能),但對我來說,因為剛好有 Mac的使用習慣,恰恰好保持使用的一致性。

新的 Edge瀏覽器確實如同宣傳的速度快、不佔記憶體,只是多年使用 Firefox搭配Chrome,再加上原本的瀏覽器早就都習慣搭配著  plug-in或 extension,也不大可能因為嚐鮮就換。這部分只能說微軟推出 Edge的時機已晚,想要在這個世代快速取代他家瀏覽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Cortana 到目前還沒啟用,深度整合的雲端 OneDrive也因為公司策略無法嘗試(也不知道啟用得了否?),就等有機會再來看看吧!。

整體而言,Windows 10 在舊電腦上面跑起來游刃有餘,所有的操作依舊如故,系統功能與體驗也十分貼近 Windows 7,再加上有許多新潮亮眼的平面設計,如果你是跟我一樣的 Windows 7使用者,就趕快跟著升上來吧!(謎之音:其實大家都趁著免費時期都升級完了吧?)

你可能還會想看看:

SSD的 4K對齊優化

你可能會問:「為何要4K對齊?」(傳統 HHD硬碟不需要 4K對齊!)

Disk, Record Player

因為 SSD的硬體規範是以 4 KB當作最小儲存單位(稱為page),相當於傳統硬碟的扇區(sector),而 NTFS、EXT3、等常用的格式,也是以 4 KB作為一個叢集(cluster),也剛好與記憶體最小儲存單位相符。當寫入一個 4 KB的檔案到 SSD時,不僅填滿一個page,也與記憶體最小儲存單位相符,亦是一個叢集的大小,以這樣方式存取 SSD效能是最佳的。

如果沒有對齊 4 KB的最小儲存單位,儲存資料就會出現同時操作兩個 page的情況而導致效能下降,就好比是原本一隻手就能辦到的事情,卻刻意要用兩隻手來辦。因此分割硬碟的時候將磁區的起始點設定為 4的倍數,而將分割區設定為 4可以整除的數字開始,就稱為「對齊」。

更簡單說:「SSD若沒有 4K對齊,速度會比較慢!」

「如何4K對齊呢?」

關鍵其實不在於分割磁碟,而在於格式化。如果你買來一顆全新的 SSD,只要在安裝新系統前利用安裝光碟來格式化並對齊它就可以。但是 SSD若是已經安裝系統或是有重要資料在上頭的話就必須要借助知名的 AOMEI Partition Assistant來處理。

(當然,這是因為我安裝了 WIN 10出包以後才會這麼問!只是 4K對齊不是我的根本問題。)

你應該還有興趣:

令人傻眼的微軟 Windows 10 系統凍結問題

「我該換 WIN 10嗎?」

windows-apartment

如果你現在 WIN 7(甚至是XP)用得好好的,改成 WIN 10肯定會讓你不習慣一陣子的,尤其是當你發現有系統凍結(freeze)問題的時候,一定會後悔太早當白老鼠...

當然, WIN 7再好用,也不可能一直用下去,只能說多用一年算一年。畢竟時間是最大的敵人,WIN 7早晚會像是 XP那般,官方透過各種卑劣手段不再提供後續安全性更新,然後逐步被一一汰換。

本月手癢之餘,趁著多年來的重整,將原本的用得好好的 WIN 7一口氣升上去 WIN10,原本是存放在 HDD上安然無恙,但轉移至 SSD後就整個悲劇了...。網路上所謂的「凍結」在我電腦上看來,大概就是滑鼠正常運作,但無法做任何點擊,或是螢幕會突然閃爍變黑、畫面整個靜止不動,每隔一小時甚至半小時發作一回。

本以為是 SSD 4K對齊或是韌體問題,卻萬萬沒想到根源來自於偉大的微軟作業系統!

微軟表示「我們目前收到部分用戶回報安裝 Windows 10 年度更新後出現當機情形。這情形發生在將系統安裝在 SSD 固態硬碟,而其他程式和資料儲存在另一硬碟的電腦上。在安全模式中開啟 Windows 10 則無此狀況。若您碰到這項問題,請耐心等待我們進一步調查,並隨時查看這條討論串的更新。

只能說人品不好,啥事情都會遇上的!(哭哭)

接下來,就只能見招拆招。而根據微軟的說法以及網路相關討論,一種方式是退回 Build 10586版本,可惜我沒這機會嘗試。

再來就只能降低效能去換取穩定性,把內建 App Readiness Service服務關閉或者到 BIOS調整 onChip SATA Type為 AHCI。(後者不建議,等於是閹割 SSD)另外其他方式還有嘗試關閉 SuperFetch、Prefetch以及家用群組 HomeGroup 服務。

現在是透過 Disable MSI for the controller in the registry處理方式後,看來正常運作中,後續只能再觀察...(希望不要人品再爆發了!)

你還想要知道:

C# 操作Excel的注意事項

當透過定期排程執行開啟 Office Excel進行相關作業時,通常會遇到一些莫名的錯誤,導致作業系統留下一堆無主的 EXCEL.EXE。這些背景 EXCEL.EXE看似無害,放著不管可是會逐步吃著記憶體,一點一滴霸佔著 CPU的。


按照 MSDN Code Sample的解釋,Excel是屬於 Unmanaged的程式,所佔用的相關資源是不會在一般所撰寫的程式結束時自動回收:
Step9. Clean up the unmanaged COM resource. To get Excel terminated rightly,we need to call Marshal.FinalReleaseComObject() on each COM object we used. We can either explicitly call Marshal.FinalReleaseComObject on all accessor objects:
因此,要確保任何情況下能夠確實釋放資源,程式需要加入 finally區段明確清理並依序關閉 Excel COM+物件,也就是說,在程式中曾經使用的 WorkbookWorksheetRangeCell,結束前都要使用 Marshal.FinalReleaseComObject()清掉以確保Excel程式能順利關閉。

連Range/Cell都要清除,還可真是挺麻煩的!你可能還想要知道:

C# 如何偵測特定檔案是否為 Lock狀態

要怎樣才能有效在 Windows平台上偵測出檔案是被 Lock呢?


這樣的問題常常會在整合 Office時遇到,像是要依照排程開啟 EXCEL檔案,並透過內含的 VBA運算產出報表。但若是中途發生異常或是中斷,會讓 EXCEL檔案開啟著而導致下次排程無法正常開啟檔案。

為了解決此問題,網路上多半的解法都是先試圖去開檔案,當檔案無法正常開啟時就視同檔案被 Lock住。但是這樣的作法不算精確,因為有很多情況下都會發生開檔錯誤,不一定是因為檔案已被開啟的關係

依照 MSDN,找到一個比較正確的方式,是透過 Mashal.GetHRForException方法取得 HRESULT,接著將 HRESULT跟 65535做 AND運算取得對應 error code,這樣就可正確得知檔案狀態。

若 error code為 32或 33則表示檔案被Lock住,反之則是正常狀態。(HRESULT的定義前面十六個 bits為 error code,取得之 HRESULT 結果還要與 65535做 AND運算才能取出error code)
  • ERROR_SHARING_VIOLATION (error code 32)
  • ERROR_LOCK_VIOLATION(error code 33)
你可能還有興趣知道:

人生沒有永遠的逆境

(看著部落格最近一篇是富姦的嘲諷文,現在更覺得是在反諷自我!)

最近不論是工作或是生活上,似乎都是到達一個歷史新低潮點(說不定還有更低?),現在僅能抱著一絲絲希望,有大逆風爬坡路段,接著一定是順風下坡路,相信不會白白走過這麼一遭!

人生的這條路啊,就是不斷地面對難題、挫敗、失意、處理一個接一個來的大泥沼...

sunlight-walkway
「真的是很辛苦呢!」(心中不斷地呢喃著)

相關閱讀:

利用 md5sum工具稽核檔案與驗證檔案完整性

雖然 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 資訊-摘要演算法五)演算法在幾年前被一個中國大陸的數學家給破解 (MD5 Collision),但一般來說,稽核檔案與驗證檔案完整性還是多使用 MD5 演算法來將檔案內容計算出一個雜湊值 (Hash),再將此雜湊值拿來比對,用以確保資料傳遞無誤。


Linux 下最常見的工具就是 md5sum,在 Windows 下,亦有相關工具可以協助處理:
你還會有興趣知道:

如何判斷 .NET Framework版本

在開發環境中,最令人害怕的,莫過於多樣化的開發環境,想辦法讓每個開發者的環境相同,是專案進行時第一首要工作,但實際上,即使在專案中的開發者亦是有著各種不同的考量與作法來調整自己的開發需求環境。


以 .NET Framework版本為例,單一電腦上是可載入多個 .NET Framework 版本的,但 Visual Studio 通常會內建許多專案範本,而且也不會支援所有版本的 .NET Framework,因此 .NET Framework 是與 Visual Studio有版本的相依性。

Visual Studio 各版本關聯可參考保哥的文章
  • Visual Studio 2012
    • 支援 .NET Framework 2.0
      • 可開發 ASP.NET 2.0
    • 支援 .NET Framework 3.0
    • 支援 .NET Framework 3.5
      • 可開發 ASP.NET 3.5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4.x
    • 支援 .NET Framework 4.0(從 .NET 4.5 開始預設採用 C# 4.0 編譯器)
    • 支援 .NET Framework 4.5
    • 支援 .NET Framework 4.5.1
    • 支援 .NET Framework 4.5.2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5.0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6.0
  • Visual Studio 2013
    • 專案範本預設改用 NuGet 管理套件
    • 支援 .NET Framework 2.0
    • 支援 .NET Framework 3.0
    • 支援 .NET Framework 3.5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4.x
    • 支援 .NET Framework 4.0
    • 支援 .NET Framework 4.5   ( 從 .NET 4.5 開始預設採用 C# 5.0 編譯器 )
    • 支援 .NET Framework 4.5.1
    • 支援 .NET Framework 4.5.2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5.0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6.0
    • 支援 .NET Framework 4.6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5.0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6.0
  • Visual Studio 2015
    • 專案範本預設改用 NuGet 管理套件
    • 支援 .NET Framework 2.0
    • 支援 .NET Framework 3.0
    • 支援 .NET Framework 3.5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4.x
    • 支援 .NET Framework 4.0
    • 支援 .NET Framework 4.5   ( 從 .NET 4.5 開始預設採用 C# 6.0 編譯器 )
    • 支援 .NET Framework 4.5.1
    • 支援 .NET Framework 4.5.2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5.0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6.0
      • 支援 .NET Framework 4.6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5.0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6.0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7.x 
    • 支援 .NET Core 5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5.0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6.0
      • 支援 Entity Framework 7.x
如何判斷 .NET Framework版本,可以檢視登錄或查詢程式碼中的登錄或是使用 Clrver工具來獲得相關版本資訊,這些基本資訊,是屆時排除許多開發驗收問題,所不可或缺的!


你可能還有興趣知道:

強悍的檔案比對工具 WinMerge

最近公司內部系統正進行汰換以及相關作業升級,並針對許多既有報表改寫。而成年累月的眾多報表一支支改寫下,最令人害怕的,莫過於新撰寫的報表結果與原生不同。


若要去驗證這近百支的新報表正確性,不論是透過人工比對或是撰寫比對程式處理,都勢必要額外花費一番功夫。為簡化驗證時所需的人力以及正確性,這次是透過 WinMerge文件比較軟體來降低驗證成本。WinMerge 本身可針對各種文字進行比較檢視,更可以針對 Office文件進行比對(需另行安裝外掛)。當然,可別忘了利用 Command line來加速比對自動化唷!

About WinMerge
WinMerge is an Open Source differencing and merging tool for Windows. WinMerge can compare both folders and files, presenting differences in a visual text format that i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handle.

WinMerge is highly useful for determining what has changed between project versions, and then merging changes between versions. WinMerge can be used as an external differencing/merging tool or as a standalone application.
你可能對以下連結還有更多興趣:

簡單使用 Openssl 測試指定加密

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 有時候更換憑證,要測試指定的加密法連線運作是否正常,其中最簡單的方法,便是使用 Openssl 所提供的連線工具即可。 Client 參數   -msg:用16進位顯示所有協議數據包含 hands...

最近三十天熱門文章